您的位置 首页 农牧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

2月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 …

2月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

在建设目标方面,《意见》提出,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遴选培育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总结推广一批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模式,探索构建一套生态农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生态农场建设成为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意见》还对建设生态农场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

(一)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自愿申报,通过专家评估、现场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遴选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引导入选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使其成为落实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排头兵、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头羊、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典型样板。

(二)推广一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鼓励以生态农场为主体,推广应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污染修复等产地保育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术,生态田埂、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等田园生态系统建设技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地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产品清洁加工、节能贮存、低碳运输等绿色收储运技术,健全完善生态农场技术规范,形成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

(三)探索一套生态农业扶持政策。以生态农场为重点对象,探索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深松整地为重点的地力补偿政策,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减排降污、农膜回收利用为重点的环境补偿政策,稻田甲烷、农用地氧化亚氮、动物肠道甲烷、畜禽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减少排放为重点的低碳补偿政策,以及技术优先推广、专家优先服务、金融优先支持、用地优先保障、产品优质优价等配套扶持政策。

(四)构建一套生态农业监测体系。督促生态农场建立台账,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全过程情况,作为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及时对生态农场的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台账进行查核,对生态农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等进行采样检测,对生态农场的投入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强生态农场跟踪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大文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为您推荐

2023年第三十三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现场成交额达3.78亿

2023年第三十三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现场成交额达3.78亿

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为期3天的2023年第三十三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呼和浩特落下帷幕。3天展会接待观众达4万人...
2023年内蒙古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

2023年内蒙古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

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2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专场发布会上上了解到,2023年,内蒙古将通过...

2022年世界气象日:内蒙古气象局制作《早预警 早防范 解读气象预警信号》海报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世界...

陶迎春委员: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 提高产品竞争力

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韩非)在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陶迎春建议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

内蒙古政协常委张艳臣: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助力乡村振兴

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韩非)在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艳臣建议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助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