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走进大召老街区 感受呼和浩特百年历史

1月9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第35中学初一(11)班的同学和家长们走进大召文化景区,通过参观和实践学习,感受着呼和浩特的时代变迁。

 大公网内蒙古频道1月9日讯    呼和浩特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最能体现老城面貌的当属大召一带的老街区。1月9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第35中学初一(11)班的同学和家长们走进大召文化景区,通过参观和实践学习,感受着呼和浩特的时代变迁。

      同学们对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的学习充满期待。

同学们首先来到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起走近“一百多年前的呼和浩特”。

在展示馆内,通过观看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宣传片, 了解了自己所生活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随后来到二楼的展示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这里展示的大量老照片、老物件。每一幅照片都是一段历史故事,还看到了很多古建筑以及本土文物的身影。在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是通过《呼和浩特交通志》中的街巷图来制作的,还原了清朝中晚期呼和浩特的景象以及归化城更多的细节,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老街曾经的模样。同学们通过沙盘的场景复原,切身体会到了呼和浩特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文脉。

同学们讲在观看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宣传片。

        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述呼和浩特的历史故事及街道地名的由来。

        展示馆内的老照片和陈设的老物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

同学们和归化城老街区展示馆的工作为员合影留念。

从展示馆出来,同学们穿过玉泉井来到塞上老街。据讲解人员介绍,塞上老街其实名为通顺街,形成于清代,兴盛民国,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条凝聚了厚重历史文化的老街。是呼和浩特唯一体现归绥旧貌的老街,也是过往时光的缩影,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程。聆听着讲解,旧日老街的繁华景象仿佛又呈现在眼前。

同学们走进塞上老街,感受着呼和浩特往昔的繁华。

同学们对老街上的手工烫画充满兴致,现场感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现在的通顺街更增添了几分时尚气息。

        塞上老街合影留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呼和浩特市第35中学初一(11)班同学利用寒假期间,走出课堂,走近历史。通过自己的所听、所见、所感,更深入地了解了呼和浩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半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作者: 大文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为您推荐

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白庙子镇王气村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为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5月23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庙子镇王气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主...
家长别焦虑,初三毕业生成才途径多

家长别焦虑,初三毕业生成才途径多

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4月10日上午,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办学战略合作发布会正式举行,内蒙古...

阳光体育健体魄 青春活力绽光彩——内大附中寒假进行体育运动实践活动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为丰富寒假生活,增强学生体质,2月19日,内大附中初二(11)班同学们走进柠檬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竞技活动。

阿左旗五中落实“双减”政策 开展多种体育活动

大公网内蒙古频道12月15日讯(记者  王月)阿左旗五中在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五项管...

爱在归途,我们回家了!

在过去的近十天时间里,呼伦贝尔学院10000余名学子在一声声暖心关怀中陆续踏上了回家之路,气温零下三十几度,但呼院学子的回家路却很温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