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内蒙古讯(记者王月)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整治工作的实践效果,形成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呼市市场监管局在组织开展“衣”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中,发挥内部合作与外部联动作用,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内部联合抓统筹。由承担牵头任务的部门统筹,将涉及产品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管理和消费维权保护等内设机构的职责任务进一步细化,将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品牌服装专卖店作为重点区域,统筹抓好“衣”领域产商品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整治手段包括组织监督抽查计划的编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调处、各类咨询投诉和举报受理查处等,力求通过内设机构的职能整合提升监管实效。
二是外部联动共治理。为使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形成三个层次的联动治理模式。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涉及学校、幼儿园等“衣”领域整治;与市卫健委联合开展医院等“衣”领域整治。与内蒙古电子产品检验研究院、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内蒙古石油化工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建材产品检验研究院、内蒙古产品检验研究院等技术机构合作,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通过对儿童服装、棉絮制品的联合抽检,强化专项整治的技术支撑,进而形成“纵横参与、长长布局”的工作机制,提升治理实效。
三是全面普查强标准。首先,摸底数。对辖区内“衣”领域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掌握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其次,对标准。对服装批发市场和运动服装专卖店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商品条码、产品标识与商品的符合性,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傍名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质量不符合明示执行标准、标识标注不规范等违法行为,打击利用“黑心棉”制售絮棉制品的行为,做好学生校服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推动“衣”领域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推进该领域对标达标工作,协调、指导该领域制定相关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四是重点前移溯源头。一方面,开展医院、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校服及絮棉制品的检查工作。对学生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学校使用的校服、絮棉制品和医院使用的絮棉制品按照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深追源头,彻底堵住不合格产品进入呼和浩特市医院、幼儿园、学校的渠道。另一方面,开展溯源行动,在流通领域发现的案件线索,追溯到生产源头;生产领域发现的案件线索,阻断流通渠道,实现源头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有效结合,落实案件闭环管理责任。
目前,呼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衣”领域专项整治稳步推进中,截至2020年8月5日,共出动执法人员3662人次,查处案件139起,罚没款176.53374万元。